中国展示福建舰弹射歼-15T、歼-35和空警-600的震撼画面后,美国政界掀起了一阵自我怀疑的浪潮。美国空军部长特洛伊·梅因克面对相关数据时,第一反应竟是难以置信:这怎么可能?中国的发展速度怎么会超越我们?他坦言自己反复核对了数据,生怕看错了数字。
这种震惊情绪很快蔓延到美国陆军。近日,陆军部长丹尼尔·德里斯科尔在电视访谈中罕见承认了美国的技术劣势。他勉强承认中国在某些领域确实领先,却又话锋一转,声称中国可能过度依赖技术,并自信满满地表示,一旦技术失效,美军训练有素的士兵定能扭转战局。
这种矛盾心理其实不难理解。要知道,虽然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电磁弹射航母,但中国却率先实现了电磁弹射舰载机的壮举。这种技术突破带来的心理冲击,远非普通意义上的惊讶,而是掺杂着焦虑与失落的复杂情绪。究其根源,是美国难以接受自己在关键技术领域被赶超的现实。
美国全球霸权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:军事优势、美元体系和国际影响力。其中,军事技术的领先地位尤为关键,它直接保障着其他两大支柱的稳固。一旦这个优势被动摇,美国的霸权自信就会受到根本性冲击。
展开剩余58%正因如此,德里斯科尔在承认中国技术进步后,又急忙搬出美军素质论来挽回颜面。这种说辞,就像夜行人吹口哨壮胆一样,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。实际上,这种虚张声势恰恰暴露了美国日益加深的战略焦虑。
相比之下,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的看法就客观得多。他在近期采访中直言不讳地指出:我们严重低估了解放军的实力。作为曾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外交官,伯恩斯的判断显然比德里斯科尔的纸上谈兵更有说服力。他特别驳斥了解放军缺乏实战经验的论调,强调不能因此轻视中国的军事实力。
不得不说,正是德里斯科尔这类纸上谈兵的官僚充斥美国军政高层,才导致美国的技术优势不断被中国蚕食。他们沉溺于过去的辉煌,对技术发展缺乏紧迫感,直到中国实现弯道超车时才如梦初醒。
更讽刺的是,德里斯科尔敢说战场必胜,恐怕是因为他永远不用亲临前线。试想,当美军面对全副武装的智能化部队时,他还能如此自信吗?不过换个角度看,美国这种固步自封的态度,反而会加速中国超越的进程。到那时,那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人终将明白: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,美国已不再是唯一的中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